新闻中心

铜价技术指标暗示调整:牛市见顶还是蓄力再冲?

2025-10-31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技术指标集体"亮红灯":铜价回调压力几何?

伦敦金属交易所(LME)三个月期铜价格在创下每吨10,845美元的两年新高后,多个关键性技术指标正发出强烈预警信号。MACD指标显示,快慢线在零轴上方形成死叉,柱状图连续7个交易日呈现收缩态势,这种背离现象自2023年二季度以来首次出现。与此14日相对强弱指数(RSI)从超买区间的72.3快速回落至58.6,动能指标出现显著衰减,暗示市场买盘力量正在减弱。

从布林带通道观察,铜价已连续三日收于中轨下方,这是自今年3月铜价启动主升浪以来的首次破位。通道开口收窄至近五个月最低水平,波动率指数(VIX)同步攀升,显示市场参与者对当前高位的分歧正在加剧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COMEX铜期货持仓数据显示,非商业多头持仓量环比减少12.3%,而商业空头持仓增加8.7%,这种"聪明资金"的异动往往预示着趋势可能生变。

从斐波那契回撤位分析,当前铜价正处于0.786关键阻力位(10,750美元)附近震荡。历史数据显示,该位置在2021年牛市期间曾引发长达两个月的技术性调整。若结合成交量变化来看,最近三周铜价创新高过程中成交量递减,形成典型的"量价背离"形态,这种技术形态在2020年疫情复苏行情中曾多次引发5%-8%的短期回调。

市场情绪指标同样发出警示。根据最新CFTC持仓报告,铜市投机净多头头寸达到历史峰值的89%,远超70%的警戒水平。这种极端看涨情绪往往对应着市场转折点,2018年1月和2021年5月的铜价阶段性顶部均出现类似特征。铜金比价近期快速攀升至近十年高位,该指标对经济周期变化极为敏感,当前水平已接近2006年大宗商品超级周期时的极值区域。

调整逻辑深度解析与投资者应对策略

本轮铜价调整压力源于多重因素的共振效应。从宏观层面看,美联储点阵图显示2024年降息预期从三次缩减至一次,美元指数强势反弹突破106关口,对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形成直接压制。技术面与基本面的矛盾正在凸显:尽管全球制造业PMI连续四个月扩张,但中国这个最大消费国的现货升水持续走低,上海保税区铜库存攀升至26万吨的年内新高,反映出现货市场跟涨乏力。

从产业链传导机制分析,当前铜价已显著高于矿山成本曲线90分位线(约8,200美元/吨),智利、秘鲁等主要产铜国的新增产能正在加速释放。ICSG数据显示,2024年Q1全球精炼铜过剩量达12.7万吨,为2020年以来首次出现季度性过剩。与此新能源领域的需求增速出现放缓迹象,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速从2023年的35%下降至2024年Q1的22%,这对铜市"绿色溢价"构成压力。

对于不同策略的投资者,应对方案需差异化制定。短线交易者可重点关注10,200美元关键支撑位,该位置既是50日均线所在,也是前期突破平台的颈线位。若有效跌破,可能打开向9,800-9,500美元区间调整的空间。套期保值企业应抓住当前高波动率环境,利用期权组合策略构建保护头寸,推荐采用"领口期权"(CollarOption)锁定价格波动风险。

中长期投资者需关注两个关键转折信号:一是LME铜库存是否持续累积突破15万吨警戒线,二是中国电网投资能否在Q3旺季兑现预期。技术派应密切跟踪周线级别MACD是否形成顶背离,若快慢线在零轴上方死叉且柱状图转负,可能预示中期调整开启。基本面派则需重点监测TC/RC费用变化,当前现货加工费回升至25美元/吨,若持续高于长单基准价,可能刺激冶炼厂加大产能释放。

历史经验表明,铜价在经历快速拉升后,通常需要3-6个月的整固期。参考2016-2017年、2020-2021年两轮牛市中的调整幅度,本轮潜在回调目标可先看至9,200-8,800美元区域,对应回调幅度约15%-18%。但需要警惕的是,若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时点早于预期,或中国出台大规模基建刺激政策,铜价可能重拾升势并突破前高。

投资者宜采用"轻仓试空+关键位反手"的灵活策略,在11,000美元设置严格止损,同时准备在8,500美元区域布局长线多单。

搜索